10月2日下午,历时两天的吉林大学2022年第1期救护员培训班圆满结业。本次培训共计48名学员,他们了解了红十字会的发展历程和宗旨,掌握了心肺复苏及创伤救护的基本知识,最终通过了培训结业考试,获得了长春市红十字会颁发的救护员证书。
救护员培训班由吉林大学校医院承办。中国红十字总会师资、吉林大学校医院健康教育教研室主任阚宁,吉林省红十字会师资、吉林大学校医院朝阳校区护士长于巍红,中国红十字总会师资田俊秋为学员进行了培训。她们分别向学员们介绍了红十字运动由来及宗旨、红十字会的现状以及中国红十字会的发展情况,教授学员们突发事件发生时自救、互救的方法和心肺复苏的具体步骤,手把手地指导学员们在模拟教具上进行了心肺复苏的实际操作演练。丰富的内容和有趣的实操极大地调动了大家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现场不时传来阵阵掌声。

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旨在帮助广大群众增强防灾避险意识,掌握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在遭遇突发意外伤害时能够开展自救互救,为进一步抢救创造条件,从而可以有效降低伤病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在高校内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教授学生们应急救护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有效提升公众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程度,不断发展壮大红十字救护员队伍,力争实现每个意外伤害和突发事件现场都有人能施救、会施救、及时施救,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为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教育部组织开展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首批201所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中,吉林省5所高校入选,吉林大学成功入选并担任省级协作组组长单位。吉林大学校医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校园急救知识推广与普及,为推行“健康中国”理念进行更加深层次、多样化的活动。